2019年11月21日上午11:00,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2019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王洪明老师主持。
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王洪明主任介绍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海南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海南省农垦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牛业勋。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宏。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筹备组成员、海口市第四中学副校长吴伟强。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校长助理李慧宏。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化学教研组组长袁顺香。
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及部分教师代表。
会议第二项:“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实证研究”课题主持人王宏校长作开题报告。
王宏校长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课题开题汇报: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分别从政策、区域及现实三个方面阐明选题依据,并分析课题的研究意义,即将传统的“知识”教学走向“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关键能力,体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符合当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王宏校长对“问题”、“问题解决”及“‘问题解决’教学”三个核心概念进行概念界定,并简要介绍“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起源及现状。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课题研究目标——初高中所有学科“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有效可行的方法与策略,介绍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及条件保障。王宏校长讲述了课题研究思路,介绍研究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并详细讲解分阶段实施的研究步骤、预期成果及我校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会议第三项:专家现场提问、交流及指导点评。
首先,由牛业勋校长发言。牛校长简要概括了海口教育现状,肯定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两年多以来的快速发展,并对我校的前景充满期待,相信我校会为海口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牛校长指出,有教无研则浅,有研无教则空。他认为本课题将科研与教学联系起来,将问题带入课堂,有利于教学更深入,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意义。他提出,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新课改进行新拓展,本课题可与新课改相结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方法,使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手段、方法的转型。
牛校长总结道,本课题研究基础扎实,教师队伍经验丰富,研究方法务实,过程科学、规范,符合新课改大背景下的教研方向。
接下来,专家组的其他成员对课题进行了评价。
校长助理李慧宏老师认为本课题从教育教学出发,目标直指课堂教学,研究过程规范有序,有助于教师成长及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李老师还提出,在课题的后期研究中,相近学科彼此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能促进学科更好更快进步及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从而对学生日常学习及中高考起到积极作用。
最后,袁顺香老师进行课题点评。
袁老师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案扎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切实提高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及教研水平,同时能做到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相结合,具有实用价值。袁老师指出,初高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各学科思维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具体到各学科某个模块或某个方面,集中精力精确、具体研究。
会议第四项:专家组评议并撰写开题意见。
专家组认为我校该课题的选题务实、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过程科学规范,同意课题开题。
会议最后一项:王宏校长作总结讲话。
王宏校长希望老师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结合专家的指导意见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普适规律、经验或案例,并形成教学设计库及问题库,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效果螺旋式上升。学校今后也将邀请更多专家来进行指导,团队要砥砺前行,不断进步。最后,王校长代表全体课题组成员,感谢牛业勋校长和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
开题论证会结束后,课题组全体成员与专家合影留念。
文|农佳琪
图|倪萍
编辑|巫慕莹
审核|冼小燕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