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注市县两会丨海口市政协委员陆炳荣:减负不降质 “双减”促“双增”
发布者: 北师大海口附校
收藏
打印
时间: 2022/1/30 11:55:00
浏览3402次

20217月,“双减”政策出台,给教育部门、学校、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将“双减”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在128日举行的海口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上,海口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陆炳荣以《减负不降质,“双减”促“双增”》为题进行发言,和大家分享了他对做好“双减”工作的思考。

128日举行的海口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上,海口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陆炳荣以《减负不降质,“双减”促“双增”》为题进行发言。

“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增”是指增加学生户外运动的时间和学生进行艺术类科目的补课机会。“我认为‘双减’政策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陆炳荣说。

在陆炳荣看来,“双减”政策颁布后,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做了诸多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

首先,教师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家长们过于望子成龙的心理,都成为实施“双减”政策的障碍。其次,师资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面对“双减”政策,学校原有的以学科类教师为主配置已经不适应,兴趣特长类师资比例不足,学校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需要重新进行调配和优化。最后,课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学校师资结构满足不了学生兴趣特长发展对专业的要求,农村地区中小学问题更甚,部分老师甚至兼任多门课程,大部分农村学校目前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以体育锻炼为主,满足不了学生多兴趣发展的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陆炳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确立先进的教育观。“教育落后主要是观念落后。”陆炳荣说,要通过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等,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通过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狠抓课堂主阵地,提升教学质量。“双减”是重建课堂教学的契机。省、市教培院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第三,加大中小学经费投入,真正实现“双减”背景下的“双增”。省、市财政要加大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一是优化中小学教师配置,在招聘教师时,设置更多素质教育教师岗位;二是针对农村中小学,建议借鉴北京市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定期开展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教师交流,改善农村师资水平;三是对部分农村特困家庭子女建立补助制度,课后服务做到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四,科学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质量。精心设计作业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加强对老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一是总体要求做到“四个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二是作业布置做到“四个精”: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三是作业批改做到“四个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第五,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评定准入标准,提升培训机构服务质量。

 

本文转载自 海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 计思佳 习霁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