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初一年级“抗疫情:我知晓 我支持 我参与”主题优秀征文作品展
发布者: 北师大海口附校
收藏
打印
时间: 2020/3/6 10:31:00
浏览1551次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战役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这场特殊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去记录。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众志成城抗疫情”征文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分享记录的机会,让大家在这堂人生大课中进一步思考“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义,同时不忘感恩前行。

 

凛冬已过,每一个用心记录的文字都会让我们铭记那些逆风前行的人们;春暖花开,每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都能激发出生命的力量。让记录成为习惯,让生命发出声音。

不一样的背影

 初一1班 吴和伦  

 

  

 

这个寒假是一个特别的寒假,每天看新闻我都被许多事情感动着,最让我最感动的是2020年最美逆行者们的背影。

 

新的一年来了,以往的新年是缤纷的,是热闹的,更是喜悦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个角落都有人们的欢声笑语。

 

然而,2020年的春节却迎来了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让这个年过得很不一样,大街上冷冷清清,昔日车水马龙的地方人烟稀少,大家被这该死的病毒弄得人心惶惶,就在大家都不敢出门时,有这们一群人义无反顾的离开家人,踏上病毒始发地——武汉,他们明知很危险,但还是为人民安全而战。冲到一线,不怕困难,他们就是白衣战士,是抗病毒路上的最美逆行者。

 

每当我看到白衣战士们穿着七层防护服,毅然决然地转身,坚定地走向病房时;每当我看到那一个个被防护服包裹的臃肿的,走路却轻盈的背影;每当我看到这群背影疲累不堪,但后背还写着各种互相鼓励的话语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下来了,是感动,是震撼,还是看到曙光的激动,我说不清楚,他们的背影是中华儿女坚硬的脊梁,我们需要他们,并向他们致敬!

 

在密不透风的隔离衣中,他们持续工作,完成了一次次的抢救,他们争分夺秒的抢救,才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他们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他们一分钟都不能怠慢,看到他们的背影,让我看到了爱的伟大,不仅仅是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所有人的一颗大爱之心。我们虽然帮不了他们什么,但也决不能给他们添乱,少出门,勤洗手,多喝水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希望这次灾难早点结束,祝所有的最美逆行者们凯旋归来,你们是最棒的!

战胜新冠,我们能行

初一2班 李盈盈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新冠的爆发,全国人民的努力,为"抗击肺炎"拉开了幕布。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往日热闹非凡的城镇乡村,陷入了一个异常黑暗的状况。而现如今,新冠却也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议话题。

 

不少人已被感染上这种病毒,有些不幸者甚至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危难造就英雄!在那样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是——伟大的领导人物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

 

自2月2日开始,全国的医务人员们,别没有了假期!他们连夜照顾病人,为病人提供全方面的帮助,结果,他们自己却累垮了!新冠爆发期间,我一直在关注《新闻联播》。隔着电视屏,我看着那群无私无畏的人们,不禁在心中为他们点赞!就是在这样平平凡凡的日日夜夜下,他们在用生命与死神拼搏,与病毒抵抗!他们用平凡的身躯,造就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挽救了无数条生命,他们给无数的病者带来了以生的希望!“一声医者,一生医者!”希望全国的医护人员们,能与全国人民共同打赢这场狙击战,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我上网查了查,发现引发这场病疫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人们吃野生动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时隔17年,再一次爆发了“人瘟”。03年的时候,我未降世,但我却从爸妈口中得到了一些亲临事件的感慨。他们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你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当时我还在念书,学校连续几周不给出校。”两次大病毒的传染,都是因为人类滥杀野生动物,还将其食之,导致出严重的后果。难道我们人类不应该自我反省吗?部分人因为不尊重自然,因为管不住嘴,因为要炫富,又或者其他原因。而去残杀野生动物,吃野味!可那群人并没有想过,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明明记得,法规里有一条法律:禁止滥杀野生动物。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话,或许就不会有03年的非典和20年的新冠了。我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尽职做好自己的义务,尊重野生动物,尊重大自然,尊重我们人类自己!

 

病疫的爆发,出现了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如:许多退休的老警员重返岗位;小区90后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为市民们提供生活所需……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环卫工人,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开车前往武汉,为哪儿的医护人员们,送去了12000元。或许这对于抗击疫情的费用来说,只是个零星小数,但对于那名环卫工人来说,兴许是他劳动一生的积蓄了吧!当医护人员问他贵姓时,他笑着走上他的三轮车,喊了声:“叫我中国人就行!”便给众人留下了个背影,扬长而去了。这句话不知道感动了在场的多少医者,不知道泪目了多少看到这则热搜的人民们!即使现在我们还不能战胜新冠,但我相信,中国人挺过这场人瘟之后,将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在抗击肺炎期间,总有些来自网络上的骗子,他们随意造谣,到处给市区人民制造恐慌,这些人大部分已被绳之以法,但收到这些恐吓信息的人民们,又在网上乱传。不断地向市民灌输恐惧。对于这种情况,我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在家期间,不要听信网上的一些谣言,如果真的想了解外面的情况,那就关注《人民日报网》和《新闻联播》,这两个网站比较具有针对性,是官方新闻,可信度较高。既然国家已经在保护我们这群未感染者了,那我们就不要再为国家添加麻烦了。我们应该好好呆在家里,适量运动,多透风,常消毒,避免被传染,好好地过完这种非常时期的居家小长假。

 

新冠固然可怕,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之下,定然能告别这次病毒危机,重新追赶各国经济,实现2020全面小康社会!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疫情下的祖国

初一3班 张靖舒

 

 

 

2020年以悲伤的形式开始了……

 

在今年的寒假里,除正常学习外,我有许多自己的安排,例如:与好朋友们约几场篮球、看几场电影、去几次图书馆,与家人一起赏花灯,甚至来一次短途旅行……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都变成了空想。新型冠状病毒快速蔓延,从武汉传播到了1240公里外的海南。确诊和疑似病例像雨后的春笋一样疯长着。疫情越发紧急、严重了,疫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春节本应是热热闹闹、车水马龙的,可是放眼现在冷冷清清街道上,更是没有车和行人,商场和超市都关门了,就连高速公路都封了,听在乡村的姥爷说村里外人一律不得入内。疫情覆盖了爸爸妈妈的朋友圈,新闻也被疫情所包揽,家人们议论的话题也多半是有关疫情的,它仿佛成为了一位人尽皆知的“明星”。疫情就这样慢慢侵入了我的生活。

 

病毒在我们的城市肆无忌惮地传播,但是他的对手也在逐渐强大。“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出自钟南山院士,他早在抗击非典时期就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在这场战役中,他又引领着我国医务人员奋勇“杀敌”。钟南山院士仅仅是一个代表,在这场战役中无数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了新春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主动请战奔赴一线 ,他们是千千万万的“钟南山”。虽然在“阻击战”中也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甚至牺牲,但是他们永不言败的,好像生来倔强,一心想把病毒全部杀死才肯罢休。

 

以前总感觉英雄离我们很远,其实英雄就在身边。一听说疫情来势汹汹,医院人手不够后,舅妈就主动放弃假期,义无反顾地回到医院上班。一次一位病人瞒报病情,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处理不当,结果舅妈所在的科室全体人员被隔离, 经过检查,幸好没有感染上病毒。她结束隔离的那一天,我们进行视频通话,舅妈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我问她“被隔离时的感受怎么样?”她说“害怕。”“害怕被感染吗?”“不,我是怕科室的人员都被隔离,医院人手不够。”她简短而有力的回答,我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她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这是什么精神?这是舍己为人、恪尽职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20年的开篇虽是悲伤的,但我坚信在医务人员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好这场疫情“阻击战”,给2020年的篇末画上一个圆满而又漂亮的句号。到那时街道上定会热热闹闹、车水马龙,人们也会露出被口罩遮挡了许久的笑脸。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初一4班赵晨曦

 

 

 

唯有爱,不觉寒。——题记

 

我种了一颗树,在满城风雪之夜,树上留了一盏灯,掌灯人静待其旁,2019年末,那叶却在北风中渐渐枯萎。

 

2019年末,中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疫情,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每个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唯恐染上病毒,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仍在北风中四处奔波,在病毒的包围中砥砺前行。

 

人人都听过SARS英雄钟南山院士,他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深深的镌刻在国人脑中,但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医生护士又何尝不伟大?他们把自己最坚强的一面示人,却只能在背后偷偷哭泣,默默想念,,再次奔赴抗疫一线。他们不是没有家人,他们可以是孩子,是父母,是妻子丈夫,他们当然爱家人,只是在医院里,有更多的病人需要他们的守护!

 

有些人嘲讽快递员,外卖哥要钱不要命,但是他们的不怕死是为了什么?只是钱吗?我想不是的,是我们的需求!大年初一的他们,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在岗,父母做好的饭送去,放了很久才能有闲暇时间吃上一口,,紧接着就饿着肚子在城市四处奔波,他们说:“很多人买了口罩,我得让他们取到!”“不能让别人饿着!”从窗户向外眺望,或许你看见过无数次他们的身影,却从未留意。

 

其实每一个人都在为国家默默奉献着。浙江湖州一名83的老人到社区匿名捐款1万元,他的老伴正瘫痪在床,那些钱竟是老人拾荒赚钱攒下的,在他拿出这些钱时,眼中满满的都是坚定,他笑笑说:“以前受过自助免费上学,要知恩图报。”这名老人不让留名,不让报道,只是在默默的支持着中国,只为国家早日度过难关。

 

依然记得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炬。”

 

虽然前往武汉,站在抗疫一线的人也会害怕,但他们永远不会退缩,他们的身影永远是前行的,这就叫做逆行!

 

无论是03年的SARS,还是14年的埃博拉病毒,18年的MERS,亦或是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其面前,我们深感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但是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拒吃野味,又有何不能战胜病毒呢?

 

武汉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一切都会好的!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到春日,那叶必将苍翠繁茂,那花必将竞相开放!

 

相信用不了多久,掌灯人一定会用大爱让那盏灯再次照耀,照亮每个人的征途!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要知道啊,唯有爱,不觉寒。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初一5班 刘陈依

 

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了高楼大厦的各色霓虹灯;白昼,当我们试图寻找生机勃勃的绿意时,只看到灰尘扑扑的黄叶。自然与绿色被钢筋混泥土所淹没,可人类忘了,自己是由自然诞生出的,没有了自然,人类也就无所依附。这些年,绿色生活开始盛行,可是多数却停留在理念,行动停滞不前。是不是真的等到海啸席卷大地,沙尘暴遍布全球,高温干旱无雨,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时,人们才会醒悟过来。

 

2020的2月份,新春伊始。本应该是万象更新的时候,本应该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本应该是万家灯火,团团圆圆的新年……而这一切令人憧憬的美好,却因为一个从未听过名字-----“新型冠状病毒”打破。肆虐的病毒,让身处安详的我们变得人心惶惶。病毒发源地“武汉”封城那一天,这百万人口的大城仿佛在一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萧条的街市,恐惧的人们,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阴霾,这所有的现象都在与喜庆的春节背道而驰。

 

我们,不应该想想这背后的一切究竟是为什么吗?不得不说,今年的春节是在疫情确诊和疑似病例增加中压抑地度过的。当我们问道:“为什么会这样?”时,大家经常打趣地说“这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但与其说是蝙蝠,倒不如说要从一群无知的人类说起。自以为是的他们总是认为“人定胜天”,在大自然中放了一把火,最终却烧到了自己。澳大利亚山火,南极冰盖消失,日本海啸…….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人类只不过是茫茫地球上的一个租客,人与自然浑为一体,和谐相处才会实现共赢。当疫情的源头是人类自己造成时,当野生动物瞬间上升到全国性公安层面时,我们,真的要反思了。不妨想一想如果没有公众的抵制,没有疫情的爆发,又会有多少野生动物倒在猎枪之下。

 

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老祖宗把可以吃的动物全部圈养了起来,可还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去尝试各种“野味儿”。而我们却忘了,那些残酷的灾难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由人类“亲手制造”的。猪流感、艾滋病、SARS、新冠肺炎……人类抢夺野生动物的地盘,残害它们,导致许多病菌被迫进入到我们身边。于是猴子身上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人类,从而染上艾滋病;蝙蝠携带的埃博拉病毒,让无数人死状凄惨;就连眼下的这场疫情,也是人类因为吃野味引起的。这一切都像大自然在厌烦地提醒我们,人类从来就不是地球主宰者。如同《逼近瘟疫》这本书中所说:我们不学着一起生存,就只能一起死亡。

 

当我们对自然温柔以待,自然回馈的将是无穷的,值得我们探索一生的感动。山川之壮美,鱼鸟之悠悠,花草树木皆有它的个性。清晨,当我们推开窗子一缕阳光照进房间,一阵清风拂过树梢,一声鸟叫清脆悦耳。闭上眼,深呼吸,似乎闻到了大自然沁人心脾的气息。傍晚,漫步海边,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吹着温柔的海风,心中的烦恼也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了。浪拍海岸,海鸥飞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自然为我们倾尽所有,为我们所用,我们也应该懂得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所以要去珍惜,要去爱护。

 

2019年初大火的一部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段旁白让我印象深刻。“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只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面对灾难,电影中的人们可以启动“流浪地球计划”,而我们不能。

 

徘徊于自然的世界中,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和敬畏之心,即使卑微如小草,也有小草的芬芳,即使渺小如水滴,也会全身折射阳光。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我们要常常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才能无愧于大自然慷慨的馈赠。

武汉能行,中国必赢

 

初一6班 林恩伊

 

 

 

武汉封城已经一个多月了,确诊和死亡病例数字依然持续增长。

 

宅在家里不敢出门的人们,每天都在手机上时刻关注着疫情的最新进 展。信息各种各样,让人欣喜的,让人难过的,让人惊叹的,同时也有让 人愤恨的。这场举国之灾如天外陨石,坠进了我们原有的美好生活。但也 正是如此,那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勇敢并坚定地站了出来,每一个都值得我们铭记。

 

武汉卓尔万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医疗队,近 400 名医护人员住在 这里。大年初三这天下午,来了一个农民。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赶到这来, 车上二十四箱蔬菜满满当当。他说:“听说医疗队住这,我送些新鲜蔬菜 来。”他坚持不收钱。这个质朴的农民,顶着寒风,骑了四十里路,一路 问路才找到酒店。但他并没有抱怨,反而开心地告诉酒店的人说:“这是最新鲜的!我只有这么多了。”在场所有的人都哭了。其实,在武汉封城 后,蔬菜都涨到了天价,他的菜本来可以卖出最好的价......让我们记住他: 秦师傅,45 岁,武汉的一位菜农。秦师傅,您的菜,不仅暖心,而且营养。疫情中,感谢有您!

 

1 月 31 日,在南京的公安检查站。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一个戴口 罩的男人从车上下来。他一边从车上搬箱子,一边对民警说:“拿点东西 给你们!我从土耳其人肉背回来的。”民警一看,是一箱口罩!赶紧问他: “您贵姓?”男人回:“免贵?叫我中国人就行了!”“我会永远记得我是 中国人,但你们不用记得我。”最深情的话,往往都说不出口。先生,您 不用说话,我们懂,武汉懂,中国懂!

 

一位位小小的身影折射出了最美丽的光影。在争分夺秒的抗疫战争中, 最美逆行者莫过于那些在这次疫情中付出最大的医护人员、建筑工人、警 察、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了: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字句铿锵,将一封 封请战书递了上去,为了抢救那病重的患者,他们生当人杰;在外辛苦工 作一年,好不容易和家人聚在一起的建筑工人,却在大年三十晚上义不容辞地放下碗筷聚集到一起,前后用 10 天的时间从平地拔地而起,建成了 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警察、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坚守岗位组织调度, 确保疫情不再扩散;环卫工人每天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超负荷的清理垃圾......。

 

今日我笔下那可敬的人儿,仅是那疫情期间的万分之一,若不是这场 疫情,恐怕我们都很难想象在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中,竟有如此高尚的品质 与善良的灵魂。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每个人都扛起了自己的那份责任。必须得说,这场疫情的背后,有无数在奉献的人......

 

 他们是奋战在一线无畏生死的白衣战士。他们是急忙放下碗筷去灾区援建的建筑工人。他们是放弃过年休息组织抗疫蔓延的警察、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是那些不给前线添麻烦的每一位守责民众。

 

 ......

 

医护人员说:“我尽最大努力,救死扶伤”,建筑工人说:“我不怕辛苦 加班抢建”, 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说:“我严防死守,决不扩散”,民众们 说“我尽份力量,不添负担”......

 

有你们,这场仗必是胜仗!有你们在,武汉能行,中国必赢!

共克时艰 让爱传递

初一7班 吴佳俊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的脚步已悄然来临。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寒假迎接我们的不是欢乐的假期,也不是与同伴的玩耍,而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新冠肺炎。在祖国抗疫过程中,我感受最大的是: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爱的传递在我们伟大的国家不曾消失。

 

这次的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它疯狂地席卷了我们的神州大地,给原本繁荣昌盛的祖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自己的生命安全。就在万民皆恐慌之时,一群最美的逆行者出现了,先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钟南山告诫大家:“没什么事就不要来武汉” ,但他却毅然坐上列车奔赴前线;随后,一批批医务人员、一封封请战书、一份份坚定的决心成为一束束光,冲破了阴影,也成为了抗击此次疫情的中坚力量。在祖国危难之时,是他们,让爱散发出温暖的光,接过爱的接力棒,让爱传递了下去。

 

还记得17年前那场艰辛的非典“战争”吗?那时的九零后,还是一个孩子,只能看着医护人员工作,自己却无能为力。但如今,冲上一线,不顾一切和死神抢救病人的九零后,不计其数。当听到他们说:我是一名医生,要履行我的责任和义务时,我的心弦瞬间被拨动了;当看着媒体拍摄到她们脸上那黑眼圈、那被口罩和防护服挤压出一条条深深的印痕的一个个镜头,再与她们平时的照片对比,根本看不出是同一个人,但我认为此时的她们却是最美的。他们与亲人含泪而别、与同事共克时艰,与战友冲锋在前。我知道她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17年前,祖国用爱保护着她们,而如今,她们用爱守护着祖国。

 

一线医护人员付出爱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这种爱被接受并得到传递。在一家方舱医院,有一位轻微患者张兵,他在病情好转后,就主动帮助医护人员分发食物,清扫垃圾,他的爱传递给了许多轻微患者,更多的患者们自发当上了“特殊的志愿者”,还创办了图书角,通过阅读帮助患者去平复心态,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的负担和被感染的风险。

 

在此次抗战疫情中,有些人就此改变了他们2020年的目标。说,他们只想拥有健康的身体;也有些人因此笃定了理想,想成为照亮别人的那束光的追梦者。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要发奋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我坚信,将来我们一定会变成她们的样子!

民族的脊梁

初一8班 韦多真

 

 

 

口罩之下依然是热情的脸庞,

 

防护服内便是跳动的心脏。

 

多少人在家发霉,

 

多少人回不了家。

 

这个冬天 似乎比往常更冷。

 

但热血 ,没有一时不滚烫!

 

如果你要问,

 

什么是爱国?

 

白衣天使弃之秀发、奔赴一线,是爱国;

 

人民警察不辞辛苦、勇往直前,是爱国;

 

平凡的人奉献爱心、默默支持,是爱国;

 

而作为学生,宅在家、上网课,也是爱国......

 

是的,

 

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

 

无论是国家栋梁,还是平民百姓,

 

只要有爱心,有担当,

 

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民族的脊梁!

 

病毒无情 人间有爱

初一8班 杨许煊

 

 

 

2020年初,一种新的病毒开始在全国蔓延——新型冠状病毒。仗着极高的传染能力,它肆无忌惮地摧残人类的身躯。但全国人民并没有向病毒低头,他们互帮互助,向重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无情的病毒与人间的爱开展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顽强的武汉

 

面对本次病毒的袭击,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在祖国的重灾区——湖北武汉。不同以往“春牛春杖、春幡春胜”的景象,物资缺乏、病房爆满、床位紧张——这就是我们的大武汉。可是,顽强的武汉人决不肯就这样向病毒低头。工人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火速修建医院供病人使用;货车司机连夜将400万 只口罩运到武汉;市民服从就医、自我隔离,不让病毒扩散。在一个个路口,一个个转角,总能看到好心人在免费分发口罩。从新闻中了解到,有个夜晚,武汉某小区的广播突然播放《国歌》,小区的居民也推开窗户跟着高声歌唱,唱完了高声呐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庄严的合唱划破寂静的黑夜,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我想对武汉说:武汉加油!我们一起扛过去,一起战胜病毒!

 

可敬的逆行者

 

面对病毒突如其来的袭击,人们措手不及,远离武汉,远离疫区。但有一群人,无论病毒有多恐怖、疫情有多严重,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向最危险的地方进发。他们就是“逆行者”——医护人员。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死守疫情第一线;他们本已在返乡团聚的高速路上,但一经召唤,他们仍义无反顾驶出下一个路口,调头奔赴疫区、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看到了吗?几次入睡几次惊醒,他们的身影是那么的疲劳;看到了吗?几片面包几块饼干,他们的年夜饭是那么的简单。多少人问:“你害怕吗?累吗?不担心吗?不思念亲人吗?”他们总回答:“怕啊,累啊,担心啊,思念啊。但是穿上这身白大褂,就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既是他们对自己事业的一份承诺,也是全国人民抗击这场病毒的精神支柱。

 

84岁的钟南山,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谁知,他声声呼吁人们不要出门,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奔赴疫情第一线。在武汉,他三天三夜未合眼,努力地研究病毒,想让全国人民早日摆脱疫情所带来的困扰。与17年前那场肆虐中国大陆的“SARS”相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也具备人际传播能力,都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17年过去了,SARS的经验告诉了我们人民共同防御的重要性,告诉了我们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回顾17年前,钟南山带领他的医护团队站在非典第一线,当时他大声喊着:将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身旁无数个“逆行者”与他同行。他们是孩子、是父母、身份虽有不同,但眼中那对生命的热忱与坚毅却相同。逆行者们,你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力量!

 

爱的援助

 

面对本次病毒的袭击,各国都纷纷做出响应。日本特意为中国输送六百万只口罩;墨西哥派专家到中国研发病毒抗体;德国病毒专家带着自己研发的试剂到中国进行实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刻感受到世界各国向祖国输送的源源不断的爱;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世界人民的大爱无疆。

 

病毒是无情的,但人间是有爱的。我们会用自己的爱来抗击病毒,我们会用人间的正义来压制病魔的邪恶。虽然病毒仍在肆虐着,但我已经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加油,大武汉!加油,大中国!让我们携手同行,带着人间的爱,一起战胜病毒,待到樱花盛开日,让我们相聚武汉,共度好时节。

战  士

初一9班 罗宛晨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发,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然而就在这万家团聚的春节时期,一个个白衣战士主动放弃与家人的欢聚,加入这场阻击战,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征程。我的父亲也加入了这场战斗!

 

我的父亲是当地某医院的负责人,疫情的爆发,让家里原本祥和的春节气氛荡然无存。尽管父亲不是去湖北援助一线,但特殊情况下,哪里都是战场,哪里都一样严峻。父亲毅然地承担起他的职责,奔向了单位,而这一去,就是二十天。

 

因为父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且有特殊规定,父亲有时只能在夜晚吃饭的时候给妈妈拨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而这时我总是抢过电话,告诉他,我有多么想他,问什么时候能回来,这是我心中最大的期盼。电话那头总是会传来一个疲惫又坚定的声音“大家努力,你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出门,等挺过了这场战疫,我们去吃好吃的!”

天越来越暗,仿佛预示着病毒大军更加的肆虐猖狂,我的心中既期待又害怕,随着父亲告诉我他可能回家的那天愈来愈近,我也担心他一天要接触各类患者,会不会被感染,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就这样,担心、想念伴随着每一个夜晚......。

在这样一场没有硝烟的的战争下,父亲总是首当其冲,制定工作流程指引、指导各部门的工作、筹备医疗防护物资、接诊各类病患......而援助在武汉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张张因长久佩戴口罩而勒出一道道痕迹的脸,一双双被消毒水、滑石粉侵害变得伤痕累累的手,一颗颗想念亲人却又不能归的赤子之心......他们拼尽全力,用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抗击病魔,用细心真诚的善良人性守护人民,用视死如归的坚强意志守卫着祖国。谁不是为人父母,谁不是为人子女,谁不是为人夫、为人妻,一个个护目镜后深藏着泪水的双眼,是他们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最好的诠释。

寒冬已过,春天不远了。我想,春花烂漫之时,一家家又将传来团聚的欢笑声,一条条街市又变得热闹繁华,一个个城市也将恢复她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但我不会忘记这场疫情,不会忘记一篇篇感人泪下的抗击故事,不会忘记一个个身穿白衣的无名英雄。

 

致敬!战“疫”中的平凡英雄

初一10班 林彦君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题记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华夏大地的每个角落。疫情之下,彰显人心。有些人面对疫情避恐不及,逃之夭夭,有些人面对疫情挺身而出,逆流而上。

 

“我是院长,我丢不下!”

 

他的话坚定而执着。他是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志明,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抗议前线。他曾三天不眠不休地工作,协调完成了500个确诊病人的收治任务。在自己确诊隔离后,仍不断打电话,回消息。18日,他倒在了抗疫最前线。刘智明院长身上折射出的是千千万万医护人员的身影。他们有的瞒着父母走到了抗疫前线,有的带病出征,有的高龄请战,还有的推迟婚礼……,他们一腔热血,以一袭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防护的城墙。他们用行动拯救了更多的家庭和生命。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

 

他们的话简短而有力。他们是抚顺市公安局指挥调度全体民警和辅警。这句话是他们乃至全国民警的铮铮誓言,他们虽然未频繁冲锋一线,却从未在战“疫”中缺席过。他们有的在风雪中执勤,打起擒敌拳暖身提神;他们有的长期坚守阵地,是总在加班的“爸爸”;他们有的主动请缨,牺牲了照顾家人的时间,为人民保驾护航。他们以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贡献。

 

 “疫情之下,不要钱都行,就当是为国家做点贡献。”

 

他的话质朴而感人。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2020年1月26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建,许多工人听说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自愿打车赶来支援,他便是这其中之一。正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的建筑奇迹——火神山医院。奇迹的背后,不是什么“基建狂魔”,而是许许多多逆行而上、负笈前行的血肉之躯,他们代表着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这群人平凡英雄中,有每天接送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的快递哥,有经常给医护人员采买食物的店老板,有载着成吨的寿光蔬菜去支援武汉的山东汉子……。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员,不能在前线救治伤员,却尽自己的所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平凡的岗位中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点点萤火,汇聚成人间星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被许许多多的事感动着,我们更被许许多多的平凡英雄所感动着。无数的平凡英雄勇赴险境,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防线。我相信“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这场战“疫”情中,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够度过疫情肆虐的寒冬,迎来欣欣向荣的新春!

 

战“疫”中的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我向你们致敬!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

初一11班  王佳晨

 

 

 

今年寒假,一场疫情把人民禁足在家中,虽然足不出户,但我通过网络关注疫情,收获了满满的爱。

 

我懂得了大爱。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他让大家千万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临危受命,毅然前往武汉投入工作。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在疫情初期就提醒大家小心做好防护,感染治疗期间还一心想着自己恢复之后再上前线,最后却不幸因公殉职。在这次疫情中最辛苦的就是现在仍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年还没过完,各地的许多医护人员就已经主动报名支援武汉抗疫工作,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许多女医护剪掉了一头秀发,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许多医护人员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看管……这一幕幕让我懂得什么是大格局,什么是大爱,医护们的回答是:不计生死,不论回报!中国医生们用血肉为老百姓筑起生命防线,这样的情怀让我热泪滚滚!

 

我收获了感动。感动我的不仅有一线的医护人员,更有身边的普通人。你还记得林生斌吗?他是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受害者,在一夜之间他失去了至爱的妻儿,可是经历过人间最大的恶和伤害后,他依然相信人间选择奉献,在这次疫情中,他捐赠了五千个口罩。你知道海中学生郑雯予和她的小伙伴吗?还有吴洋铧和他的小伙伴吗?他们是海南的普通学子,年龄虽小却时刻牵挂疫区的医护与患者,他们在网上筹划募捐,购买新鲜瓜果蔬菜,给武汉人民送去海南最深情的慰问。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人,他们中有的在国外旅行,主动把一箱箱口罩背回国;他们中有的是农民,把自己种的菜直接拉到医疗队并且分文不收;他们中有的是小饭馆的老板,免费为医护做饭菜;他们中有的年迈老人,非要捐出自己的养老钱……我为这人间真情,我为万众一心的伟大力量所感动!

 

我知道了责任重于山。医护人员的责任是在一线奋斗,守护民众的生命安全,社区工作人员、工厂工人都有他们各自的责任,我们在这个时候决不能给社会添乱,不能让更多人的付出付之东流。于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应该埋怨假期无聊,老老实实在家,不参与聚众玩乐,不隐瞒病情。在病情初期,有人到外面乱跑,甚至攻击医护人员,但是现在大家也都意识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懂得责任重于山,才是真正的成长!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让我们一起等待,等待温暖的春风驱散凛冽的寒冷!

 

请记住那逆行的身影,请记住那牺牲的英雄!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的硝烟的战争,他们争分夺秒,他们舍小取大,他们与病魔缠斗,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但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所以,我们应好好学习,立志掌握更多本领,努力成为社会栋梁;我们应时时感恩,铭记逆行者的壮举,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疫情面前不畏险阻,阴霾之下向光前行!加油中国!!

 

文|林晶晶

图|初一年级班主任

编辑|巫慕莹

排版|王景荟

审核|冼小燕  张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