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什么?
幼年时被长辈问起却总是一脸茫然
是的,那时的我并没有梦想
而在那个清华北大充斥耳畔
科学家宇航员光荣至上的年代
没有梦想的我就如同离开了大海的一尾鱼儿
脱离了大众,也没有了方向
我也曾绞尽脑汁的试图为自己安排一个看似高大的梦想
可是,都在它还孵化的过程就放弃了
而有些东西往往就在不经意间进入了你的内心
它经历着世间万物都有的生长规律——扎根,发芽,成长,壮大
“教师”这颗种子的扎根来源于我幼儿园时每天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委屈
看着小朋友们欢天喜地挥手道别
幼儿园阿姨无奈又不耐烦的神情
我终于将自己的烦恼哭诉给妈妈
她很为难,也很心疼,但更多的是无奈
她什么都没法改变,只能抱着我
在我耳边说,“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妈妈是教师,就要保证每一个孩子安全送到父母手中”
那时的我并不懂那背后的无奈与苦楚,但却看到了平凡背后的伟大
中学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名为《窗边的小豆豆》的书籍
来自于小豆豆与同伴们有趣的故事和小林宗作先生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我
他们看似没有章法却又秩序井然
看似自由无束实则因材施教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林宗作先生对待身体残疾儿童的态度
他可以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开一场只属于他的运动会,他是无可争议的冠军
伙伴们为他的夺冠开心
泰明也可以为自己的力量而骄傲
这样的教育让我惊讶,原来教师还可以如此温暖
这颗名为“教师”的种子也慢慢在心中发了芽
大学的我选择了师范专业
教育的实习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没有想到,我接手的第一个学生,便给予了我巨大的挑战
他是亲戚家的孩子调皮,多动,偷懒,不学
可以说很多不好的习惯他都有
他拒绝听取大人的教导
屏蔽一切对他教诲的信息
那天他要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他的父母无奈找到了我
春天是什么样的呢?阳光?小鸟?青山?绿水?
或许我们都曾行走在春天里却没有认真感受过春天
我对他说,我们去感受一下春天吧,闻一闻,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
无论是路边的蔷薇,还是树上的鸟叫我们都细心观察
他很开心,第一次不用指导就写出了优秀的作文
他告诉我作为学生他喜欢我,第一次有老师不再冷言冷语地对他
我很触动,也很心酸
触动于被一个问题学生接受
心酸于被他接受的理由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在于爱护儿童
若心中无爱,如何教人有爱
那时我便立志成为一个有爱的教师
而“教师”的这颗种子也终于成长为了一棵大树
我的教师梦也许不够掷地有声,也不是宏大高远。但它成长的稳定,扎根的深厚,未来我愿用爱的泉水浇灌它越来越壮大,终成一片茂密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