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名教师。
那时的我住在妈妈学校分的宿舍里:小小的两间平房,外面还自己搭建了一间简易的厨房。房间虽小,但操场却很大,简简单单的校园成为儿时最美的游乐场。
那时教学楼是学校最好的建筑:低矮的两层楼房,红砖白墙,长长的走廊尽头挂着一小小的铜钟。每当要上课时,学校专门负责敲钟的老大爷,便拿着一个小铁锤急促的敲钟“咚咚咚”,瞬间校园沸腾了。下课时,钟声却气定神闲“咚~咚~咚∽,很快校园安静下来。偶尔不到敲钟的时间,钟声响起:一声怪异的闷响。那一定是在校园玩耍的我们,搭着"人梯”,偷拿了老大爷的铁锤在敲钟。但每次尽职的老大爷总是在我们敲响第一声之后,突然赶到。大吼一声,一改平日的慈祥。晚上犯了错误的敲钟小孩一边面壁思过,一边想着明天用什么方法来敲。老大爷估计也琢磨过了,第二天那口铜钟被挂得更高。
那时的妈妈很忙很忙,妈妈教四个班的英语。儿时的妈妈留给我的似乎永远是一个背影:匆匆忙忙上课的背影,洗衣做饭的背影,备课改作业的背影。记忆中妈妈用鸵鸟牌的红墨水,英雄牌的钢笔。墨水盖总是不盖上,学生的作业本很多,高高的一摞儿。改一会儿作业,妈妈用钢笔蘸一下红墨水,又接着改。
晚上若没有事儿,妈妈会带我到教室。妈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练习英语板书。我要么坐在凳子上看,要么干脆拿起粉笔好奇地在黑板上的上一顿乱画:小人儿、小鸟、小猫、小狗还有歪歪扭扭的字。
当然最让我好奇的还是妈妈出考试卷子的时候。那时候没有打印机也没有复印机。出考试卷子是纯手工的。妈妈在办公桌上放一块儿两三厘米厚的钢板,接着在上面蒙上一张特制的涂满油蜡的灰灰的蜡纸,接下来妈妈会用一种特殊的笔在蜡纸上刻题,这种笔因为是纯金属制做,拿起来沉甸甸的,刻这种试卷很费事儿,错一点儿又得重新刻。刻好试题的蜡纸被送到油印室用黑黑的油墨印刷。
用油墨印出的卷子有很浓重的油墨‘‘味儿,这种方法印出的试卷上的字不能用手使劲摸。一摸手上便会沾上黑黑的油墨,试题也会模糊不清了。所以油印室的阿姨总是小心翼翼地把试卷放好。因为淘气的我们,会偷偷跑进油印室。用小手在试卷上狂摸一通,然后用黑黑的手在嘴唇上一抹,便有了梦寐以求的黑胡子。
钟、红墨水、粉笔、蜡纸永远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里。那么的有趣又美好!
2002年9月大学毕业的我完成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终于我不仅仅是像儿时那样住在校园,而是成为校园里真正的一员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历了两轮新课改,教材也换了两次。粉笔“闲散"下来,儿时记忆里的铜钟、红墨水、蜡纸悄然退出了学校的舞台。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于课堂。现代教学法“粉墨登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
成为教师的我在学习中成长,也在成长中彷徨。记得2002年8月要去学校报道那天,从湖北一直把我送到遥远的河南的妈妈说了一句话:“想好了,当老师很辛苦的!"教了一辈子书的妈妈知道这个职业的艰辛。确实在工作中我尝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酸甜苦辣:初为人师时的豪情万丈,遇到问题时的彷徨迷惘,不被学生理解的委屈伤心……
逐渐明白:搞教育不是田园牧歌式的浪漫,不是柏拉图式的空想,更不是儿时的玩乐场。教师这个职业还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既然选择了当教师,那就努力干好!这一干就是15年。终于我成为了河南省骨干教师并取得了一点点荣誉。我也成为了年轻人眼中的老教师。除了老,我还应该有些什么呢?
今年八月,我很荣幸地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中的一名教师。这里有认真智慧又实实在在做教育的王宏校长,他的教育梦吸引着我们,并把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教师召唤到了一起!记得来时,妈妈意味深长的对我说:“想好了,一切归零,重新开始了!”
是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很清楚:荣誉属于过去,一切从零开始!现在我的教师梦就是追随王宏校长的教育梦,为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中三年成为省级示范学校,五年成为海南省乃至全国名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用我最喜欢的王勃的两句诗结束我的演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选择教师们梦的5O后、60后、7O后、8O后、90后!